夏
健康知识
季
一、新冠肺炎要防备
当前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疫情的可能性仍然存在,疫情信息再次提醒我们:境外输入和本地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,绝不能放松警惕,仍需做好个人防护。
防病措施:
1、接种疫苗。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好的办法,既保护自己、保护家人,又保护他人、保护整个社会人群。
2、合理安排出行,主动配合查验健康码等。
3、保持健康习惯,自觉做好防护。减少不必要的聚集,提倡使用公筷公勺。乘坐电梯、公共交通工具及出入人员聚集场所时,需全程佩戴口罩,公共场所注意保持“米线”社交距离。勤洗手,常通风,咳嗽、打喷嚏时用肘袖遮掩口鼻。
4、一旦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,应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,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。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。
summer
二、谨防肠胃疾病,勤洗手讲卫生
高温高湿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,引起痢疾、伤寒、霍乱、诺如病毒感染、寄生虫感染等肠道传染病。在卫生设施落后、卫生条件和习惯较差的情况下尤其多发。因此这里特别提醒您:
1、勤洗手,有效洗手,家长应引导帮助儿童清洁双手。
2、生食果蔬要清洗干净,不生吃贝壳类水产品。
3、剩饭剩菜要及时处理;经储存的熟食,食用前要彻底加热。
4、食品原料要新鲜,烹饪食品要烧熟煮透,生熟分开。
5、具备防蝇灭蝇防蟑螂设施。
6、外出旅行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、手卫生,必要的话可以带一些补液盐备用。
7、及时就医,预防脱水,特别是婴幼儿、老年人等。
summer
三、谨防青少年儿童意外伤害
暑假期间,应提高警惕,加强教育,谨防儿童青少年发生溺水、交通事故、高空坠落、烧烫伤、意外中毒等。
1、培养孩子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,练习自救技能。
2、排查家庭和居所周围安全隐患。
避免让儿童单独外出,如不能陪伴,应约定返回时间,保持联络。
summer
四、防高温中暑,及时补水防晒
高温天气可造成人体生理功能紊乱,造成中暑,引起头痛头晕、胸闷、恶心呕吐、皮肤发热、红疹、肌肉疼痛;严重者出现极度虚弱、抽搐、昏厥、意识障碍等。每年有很多人死于高温,预防中暑非常重要:
1、及时补充水、盐分和矿物质:不应等到口渴才喝水,少量多次,不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。
2、注意饮食及休息:摄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,补充蛋白质、维生素和钙。当气温达到≥32C时,应尽量在凉爽的室内活动。
3、计划行程,准备防晒用品:避开正午时段外出,选择轻薄浅色的服装、遮阳帽、太阳镜、太阳伞、防晒霜等。
4、结伴行动,关心高危人群:在高温环境工作时(环卫工、建筑工人、消防员、快递员、交警等),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,同事间应彼此留意健康状况。
5、永远不要把婴幼儿或儿童留在停放好的车里:即便在车窗留了缝隙,车内温度在停车后10分钟内可上升近7C。
6、建议65岁以上老人的家人朋友,至少每天上下午2次电话确认老人的健康状况。万一发现有人中暑,要迅速转移到阴凉、通风处,给予物理降温,及时补水,及时送医。
summer
五、预防虫媒疾病,驱蚊灭蚊要做好
夏季气温升高、降雨增加,蚊虫繁殖旺盛,蚊虫叮咬除了引起红肿、痒、痛,还能传播乙型脑炎、疟疾、登革热、丝虫病、黄热病、寨卡病毒病等多种传染病。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防止蚊子叮咬:
1、避蚊:安装纱门纱窗,拒蚊虫于室外,睡觉时使用蚊帐。避免在蚊子出没高峰时段(早晨、傍晚)在树荫,草丛、凉亭等处逗留。
2、驱蚊:正确使用含有避蚊胺、驱蚊酯成分的驱蚊产品是安全有效的。出门要穿浅色长袖长裤,还可以将驱蚊剂喷洒在暴露的皮肤或是衣服上,尽可能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。
3、灭蚊:清除室内外积水,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,消灭蚊子孳生地;必要时可用杀虫剂喷杀成蚊。
summer
六、预防犬病,接种疫苗防抓咬
夏季气温升高、降雨增加,蚊虫繁殖旺盛,蚊虫叮咬除了引起红肿、痒、痛,还能传播乙型脑炎、疟疾、登革热、丝虫病、黄热病、寨卡病毒病等多种传染病。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防止蚊子叮咬:
1、避蚊:安装纱门纱窗,拒蚊虫于室外,睡觉时使用蚊帐。避免在蚊子出没高峰时段(早晨、傍晚)在树荫,草丛、凉亭等处逗留。
2、驱蚊:正确使用含有避蚊胺、驱蚊酯成分的驱蚊产品是安全有效的。出门要穿浅色长袖长裤,还可以将驱蚊剂喷洒在暴露的皮肤或是衣服上,尽可能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。
3、灭蚊:清除室内外积水,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,消灭蚊子孳生地;必要时可用杀虫剂喷杀成蚊。
文案编辑:何锦芝
图文编辑:张扬
审核:园长室
辰龙日托班详情了解
辰龙亲子园详情了解
辰龙幼儿园报名
(胡老师)
办公室:
扫码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mjymy.com/nyby/12384.html
夏健康知识季一、新冠肺炎要防备当前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疫情的可能性仍然存在,[详细]
怎么对多动症患儿进行家庭护理?多动症是孩子群体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,但也是[详细]
夏健康知识季一、新冠肺炎要防备当前新冠肺炎境外输入疫情的可能性仍然存在,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