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凉8月,以“清凉六盘水火热十一运”为主题的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在六盘水火热进行。作为重要的比赛场,水城随即开启“运动”模式。
如何借助本届省运会契机,为水城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?日前,记者以“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区,谱写体旅融合发展新篇章”为主题,对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水城区区委书记陈石进行专访。
天眼新闻:随着省运会在六盘水的盛大举办,广大游客蜂拥进入“中国凉都”避暑,凭借资源优势,六盘水逐渐成为贵州山地清凉避暑走廊的核心区域,您如何看待清凉避暑走廊的形成?
陈石:省运会作为全省5年一次的体育盛会,正在吸引着更多的目光投向举办地六盘水。贵州避暑资源丰富,尤其是近年来“中国凉都”品牌效应的日益凸显,凉爽运动+休闲避暑,正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。
冰雪运动
在贵州乌蒙山、大娄山、苗岭和武陵山几大山脉形成的避暑走廊中,水城的资源禀赋最为明显。水城有最为独特的气候资源,冬春极寒可滑雪,夏秋清凉好避暑,所以,水城将用好自身的资源禀赋,打造山地清凉避暑走廊中的“走廊”,瞄准“山地康养生命圈”,做好体旅融合大文章。
天眼新闻:何为走廊中的“走廊”,“山地康养生命圈”是一个什么样的圈?
陈石:实际上,省运会的综合影响力,正在给举办地带来一系列的促进作用。对于水城来说,在加大竞技体育、社会体育投入和发展的情况下,放大体旅融合的产业优势,以此做大避暑产业和康养产业。
野玉海举办山地户外赛事
“走廊”指的是水城快速用好各种资源要素和市场要素,抓住避暑经济带来的巨大机遇。当下,康养小镇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,这对康养资源丰富的水城来说,是最大的发展机遇。水城的山地资源有野玉海康养小镇、以朵康养小镇、百车河康养小镇等,水体资源有北盘江沿岸小镇集群等,基础条件都已经具备。在清凉气候和山地户外运动资源的推动下,这些康养小镇已经成为避暑旅游的承载抓手。我们有信心,把水城建成山地清凉避暑走廊的体旅融合地标。
“山地康养生命圈”,是居于“康养水城”的战略定位来说的。在水城以“中国凉都·康养水城”为战略定位,就是想充分用好亚高原气候优势和立体山地优势,发展清凉经济、生态经济,把水城打造成为“养业宝地、养生胜地、养民乐地、养才高地、养心净地”。
事实上,“山地康养生命圈”,就是一个能户外运动养生、能创业引才,能养心留人的黄金生命圈。
天眼新闻:水城打造“山地康养生命圈”具备哪些优势?
陈石:水城有三大优势。第一是气候优势。水城19°的夏天,在全国的火炉城市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品牌。第二是山地体育优势。水城是山地资源中优势突出的区域之一,高海拔的野玉海可滑雪,可举办各种户外体育赛事,中海拔的区域可以攀岩、探险、房车露营等,低海拔北盘江沿岸则可漂流、皮划艇等。第三是思维认知。从文明形态看,人类在经历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后,正在迎来生态文明时代,山地资源也在平原和海洋资源后,形成当下最有价值的发展资源。
北盘江大桥
资料显示,中国最好的山地资源,在到米的山区,这一带昼夜温差大,形成冷凉气候,养分沉积要远远好于平原地带。在立体经济开发层面,从过去的平面资源开发,正在转向立体空间资源开发,谁先抢占冷凉气候带,谁就是以后的胜者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水城平均至米之间的亚高原海拔,全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,有立体的山地运动资源,以及山地高端食材,最适合做大康养产业。
野玉海悬崖酒店 姚咏摄
在生态文明时代,我们将瞄准水城立体山地资源优势,挖掘冷凉产业,做大清凉经济,奋力“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”。
天眼新闻:从体旅融合到生命康养,水城如何布局?
陈石:具体来说,就是构建实施“一二三五六”山地黄金生命产业体系。
“一”是一个战略目标,把水城打造成国家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县。
六盘水野玉海度假区犹如紫色海洋。
“二”是二个要素支撑,一边做强做大体育,一边做实做精山地农业。在体育发展方面,水城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、山地户外资源优势以及气候条件等,共实施乡镇级农体工程30个,村级农体工程个,健身路径余套,实现了乡(镇、街道)和村(社区)两级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,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.74平方米。年以来,水城共举办省级以上赛事13场,积极推进冰雪进校园、进家庭,年均开展免费滑雪人次达人以上。
水城区已连下“四招”关键之“棋”:一是高位推动、抓顶层打基础。围绕“定稿‘十四五’体育事业发展规划、大力支持公共体育设施配套、持续推进‘十五分钟’健身圈”等内容做深、做细体旅文章。二是体教结合,抓竞训显成效。积极申报项目学校,配合六盘水市体育局开展备战省运会项目训练基地学校的评选工作;全区9所备战省运会项目学校共开展15项训练,参训青少年余人。近年来,水城籍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获冠、亚、季军各1次,前8名5次。三是群众体育,抓活动促和谐。支持开展体育活动、协助打造特色赛事,重视老年体育工作,以体育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水城区猕猴桃丰收,果农采摘忙。姚咏摄
在山地农业发展方面,水城除了“凉都三宝”水城春茶、水城红心猕猴桃和初好刺梨已经形成产业规模外,还在山地冷凉蔬菜、水城“三锅一粉”(水城羊汤锅、水城烙锅、茨冲鸡火锅、水城羊肉粉)美食中,就山地精品农业进行系统布局。
茨冲鸡火锅
“三”是做好体旅融合文章。充分用好气候、山地体育资源和城市美食优势,打造全国性的顶级赛事。如把滑雪竞技和趣味运动结合起来,作为打造南国冰雪城的重要支撑,从而让雪资源变成“热”经济。如举办各种汽车拉力赛、摩托车、自行车越野赛、户外越野跑、攀岩比赛等。尤其是争取省交通厅、省文化和旅游厅、省体育局等单位支持,用好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的品牌优势,打造别具一格的“世界第一高桥极限运动赛”IP品牌赛事。
“五”是把体旅融合和“养业宝地、养生胜地、养民乐地、养才高地、养心净地”五个方向结合起来,产业要发展,康养要跟上,人民要富裕,人才要涌入,诗意要栖居。
“六”是体育旅游倒逼一产、二产和三产融合发展,在山地体育旅游发展中,需要本地化的资源发掘和再造,形成本地化的系统教育,如自然教育,户外亲子教育等,同时,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,和在地文化结合,和民族文化结合,和农耕文化结合,搞农耕教育研学,搞林业科普教育,形成运动、文化、康养于一体的生命产业综合体,这就是康养小镇的样板,也就是生态文明时代的“第六产业”。
文/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赵相康
图/水城区委宣传部提供
视觉/实习生梁超
编辑/陆青剑
二审/舒畅
三审/李缨
清凉8月,以“清凉六盘水火热十一运”为主题的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在六盘水[详细]
?曾经,浙江省电台年仅25岁的美女主播郭某因感冒突然离世、天津市某中学一[详细]
清凉8月,以“清凉六盘水火热十一运”为主题的贵州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在六盘水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