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中考(6月26、27日)还有一个月,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,时间备显珍贵而紧张,考生如何积极有效地备考?怎样在最后一个月查漏补缺,回归基础,合理安排,科学应对,调整好最佳的身心状态与学习状态?记者采访了金华市区部分优秀班主任和考生。
查漏补缺、回归基础、紧跟老师
金华四中优秀班主任、婺城区最美职工熊卫玲当了多年初中班主任,带班成绩优秀,她自己任教的英语学科,去年全班中考平均分.5分。
她说,复习冲刺阶段,首先得夯实基础,构建知识体系,查漏补缺。这段时间主要进行综合训练,做一些模拟卷和专题中考卷。训练中暴露的问题,共性的老师重点讲解,个性的给学生一对一辅导。学生要在及时补救知识点、答题规范和解题技巧等方面下功夫,不懂的题目做好整理,多向老师请教,及时攻克解决。学生要用好自己的“错题本”,将已复习内容进行“会诊”,找到最薄弱部分进行提升。
学习内容上,要回归基础。个人较为薄弱的学科,文科类记记背背的东西,要多花点时间。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,会做的都要做对,追求无差错,较难的尽量拿分;做试卷不是越多越好,不是大量做题就有用,要讲究有效性和质量,平时做每一张试卷都当成中考一样认真对待,否则真到中考时也很难得心应手、沉着应对。
同时,不盲目刷题。避免在难题、偏题上花太多时间,除了真题实战,一张试卷不一定全部做完,而是挑选部分好题进行针对性练习。学校会安排各种模拟考、练习题,考生要认真对待错题,找准薄弱项逐个击破,摸清解题“套路”远比题海战术高效。书写要清爽整洁,有助于提高卷面分,每门提高一两分,就是一笔巨大的“财富”。
学校的教学计划建立在老师们多年的中考经验之上,系统并且全面,学生要充分相信学校,相信老师。一定要“听老师的话”,扎扎实实紧跟老师节奏,认真上课、做题,多问直到弄懂。老师挑的试卷都是精选的,学生要做好错题整理,老师也一样,会梳理出来进行强化训练。
作为初三班主任,这段时间,熊卫玲努力做好各学科老师之间的沟通、协调,比如作业布置等,要全盘考虑,给学生留一点空白。比如,大课间或晚托时学过的两门课,就基本不留作业,而给其他三门课。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安排时间,让他们在知识短板、薄弱学科上着力。
劳逸结合、心态良好、精力旺盛
金华五中初三年级组长陈向阳,有着多年中考数学的阅卷经验。中考最后一个月冲刺,陈老师更多谈的是学生考前心理的话题。学生一定要劳逸结合,中考不是洪水猛兽,在努力学习的同时,还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:“不要熬夜,不要加班加点,保证好的睡眠质量,适当加强营养,保持旺盛精力迎考。”
部分成绩好的学生,这个阶段会有点紧张,可能产生“高原现象”,就是花了很多时间,也很认真学习,但进步不明显,甚至很简单的题目也会错。加上今年疫情影响,复习时间紧,学生感觉学得不够透,这些都是正常的,老师要多鼓励,学生更不能灰心,要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往前走。
学生要保持良好心态,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,制定目标要合理。以平常心对待中考,其实就是不畏惧,也不过分在意,不在最后这段时间搞“特殊化”。对考试波动起伏较大的考生,家长、老师一定要多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mjymy.com/lczl/14949.html
1.教“鸟”的概念时,分别以布谷鸟、鸵鸟为例,证明会不会飞不是鸟的本质属[详细]
?曾经,浙江省电台年仅25岁的美女主播郭某因感冒突然离世、天津市某中学一[详细]
1.教“鸟”的概念时,分别以布谷鸟、鸵鸟为例,证明会不会飞不是鸟的本质属[详细]